查看原文
历史

最早“发现”丝绸之路的,为什么会是德国人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2024-03-02

一次关于陆缘贸易逻辑的再思考。

各位好,又很久没有写书评了,这两天在病中,读了一本我旦史地所的侯杨方教授写的新书《这才是丝绸之路》,觉得很有意思,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顾名思义,这本书聊的是丝绸之路,但侯老师在书的开篇劈头就提了一个很大胆的论断,他说我们常讲丝绸之路,但大多数中国普通人未必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丝绸之路,很多人对丝绸之路的理解都基于一种片段式的想象。

比如西安地铁大雁塔站有一幅壁画,画的是玄奘(唐僧)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去印度取经的故事。寓意很美好,但这里面画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比如其中玄奘法师的形象,你会发现他背了一个特别大的能遮雨的背篓,可问题是,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沿线的地方是干旱少雨的,一路走过去,更要紧的是翻山越岭、横绝大漠。唐僧如果穿这么一身笨重而无用的装束,他真的能走完这趟旅程么?

那么这身装束究竟是咋来的呢?侯老师考证说,原来这个唐僧的形象原版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画的是镰仓时代的一位行脚僧人,最初也没说是唐僧,但民国时期该形象从日本传来之后,经历一番误会,不知怎么的就被很多人默认为了唐僧的标准像。可是日本那个地方气候是多雨的,且村庄和村庄之间彼此距离很短,行脚僧人需要更多考虑遮雨而不是长途跋涉便利的问题。所以虽然都是“行脚僧”,但日本镰仓时代行脚僧和唐僧的形象几乎可以肯定是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得亏前段时间在广西某地铁站拿着广告画中扇子骨愣说是旭日旗的那位没侯老师这么大的学问,也不爱读书,不然网上岂不又要掀起一波巨浪,说这是“以倭代华”?

玩笑归玩笑,这个简单的例子,很形象的说明了今天的我们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了解,很多其实都是想象的填充,而这种想象不少是错位的。

那么为什么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会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呢?

说起来,丝绸之路的存在虽然非常古老,但历史学完成对这条路线的发现或者说“自觉”,其实是非常浅近的事情,距今也就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77年,德国历史地理学者李希霍芬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做的研究成果》,在该书的499页,李希霍芬画了一张漂亮的彩色地图,用两条线将中国的河南、陕西和波斯湾通过陆路连在了一起。

图片来源请见水印

然后地图右下角有段文字说明,说这是公元前128年到公元150年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路线,因为他猜测这条路上流通的一般等价物为丝绸,所以他将其称之为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

李希霍芬为什么要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我想这可能跟当时他的祖国德国所处的世界环境有关。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普鲁士整合德意志诸邦,成立德意志第二帝国,一个新兴强权在欧陆冉冉升起。然而德国刚刚统一,就因为其实力过于强悍,遭遇了欧洲其他强国尤其是海上霸主英国的围堵。那一代德国精英其实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德国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我们是航向海洋,发展海洋贸易,还是复兴陆权,勾连大陆?

在这种背景下,确实当时存在一派思潮,认为德国可以通过铁路从陆上沟通东西方,以与英国主导的海洋贸易体系分庭抗礼。德国甚至计划建造一条“3B铁路”,沟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将贸易力量直接投送到波斯湾。

那么从波斯湾再向东,有没有一条可行的贸易路线直达中国呢?李希霍芬其实是带着这个问题来华考察的,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首创者。

但带着任务来的李希霍芬虽然提出了丝路的概念,但却并没有给予这个概念一个更恰当的解释。

事实上,如果抛开德国人当时“找路突围”的思维,“丝绸之路”更恰当的名字也许是“丝绸路网”——它不是一条被规划好的、预先知道一定能走通的沟通之路,而是基于沿途各个城镇之间自由贸易自发形成的、每个节点都互相勾连、“走一步算一步”的贸易网络。

而这个过程中仰赖最重要的动力,就是自由贸易——大汉朝廷之所以要往西域运送丝绸(绢帛),最初的考量本不是做生意,而是支付军饷开支。由于缺乏贵金属,铜钱又过于笨重不适于远途运输,所以需要用绢帛赏赐“经略西域”的将士。而将士们拿到绢帛赏赐之后,又会在当地当做货币交换掉,于是丝绸到了西域的商人手中,西域商人在城镇与城镇之间进行跳岛式的短途商贸交易过程时,又通过高卖低买,遵循商业本能的将这些丝绸运送到更西方的城镇,换回宝石、金银器等在西方城镇价格较低的商品。于是逐渐的,整个“丝绸路网”就在这种短途贸易的“接力”中被连通起来。

这种和大航海时代达伽马从印度运回一船香料直接获得几十倍利润迥然相异的贸易方式,是古代丝路贸易的实质。赶时髦的说,它甚至有一点现代“互联网思维”的影子。它的优点是抗打击能力超强,路网上任何一个节点若发生战乱而断裂,整个贸易网络因为短途利润依然存在而可以维系。而其缺点是,其实整个流程中的每个人,都没有自觉到他们在做什么——无论是急于给士兵发赏的中原王朝,西域每一个做短途贸易的商人,还是最终在罗马市场上买到“赛里斯出产的丝绸”的罗马贵族,他们都不知道东西方两个世界是通过这种方式彼此联通,甚至互相依存的。

这是古典时代自由贸易的伟力,也是它的遮蔽。古代丝绸之路从事实上存在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主观构建或想象的产物,而是沿途所有普通人基于自身生存、贸易诉求,让其自由生长出来的。

所以,“这才是丝绸之路”,它最终还是自由贸易、自由发展的孩子。

这是我阅读《这才是丝绸之路》在这本书得到观感,当然,由于是正经历史地理研究者,本着严谨治学的精神,侯杨方老师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把很多概念说的这样武断而确切——侯杨方老师说,他本来想把这本书定名为《你从未见过的丝绸之路》,因为只有在同时结合了历史和地理的考证之后,你才能通过合理的想象,构建出古丝绸之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比如很多人看到今天的丝路遗迹,以为古代的丝路就应该沙海上的袅袅驼铃,但就像侯老师说的:首先沙漠驼铃这个意象,是古代撒哈拉-阿拉伯商路上才常出现,中国很多的沙漠其实都是戈壁滩,石头都很少,跟别说沙丘了。其次,即便是这些干戈壁,古代丝路商队也都是绕着走的,所谓“逐水草而居”,古代丝路沿线应该是一派水草丰茂、塞外江南的繁盛景象,他甚至认为玄奘应该都没有翻过沙丘、走过大漠。

事实上,初读《这才是丝绸之路》你很可能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学者写出来的“旅行日记”。侯老师在开篇提出重新理解丝绸之路的命题、并叙述了丝路的历史流变之后,紧接着就进入“行万里路”的细致考证当中,将每个丝路上的重要节点——河西走廊、罗布泊、楼兰、玉门关、剑末谷、大石崖、公主堡、葱岭、玄奘曾经过的中亚“铁门”等等等等,都做了细致的史学考证,并配以大量的复原地图和现场照片。这并非一次简单走马观花就能做到的考察,而是作者历时10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不断重走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并配合以大量案头考据工作才最终能得到的结果。

而因为这本书属于中信出版社“大方”系列的丛书,所以该书中的配图堪称考究而精美。这一点是有保证的。

侯老师还为这本书录制了延伸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上可以免费收听。

多说一句,我接触过很多去过新疆自驾游的朋友,一路走下来,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不少,但一路旅程下来,一问旅行感受,除了沿途一些真假不知的古迹景点、就是全是等着被割韭菜的网红景点,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或漫漫黄沙或山河壮丽的模糊记忆,顶多说上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实这样去“西域”旅行是非常浪费的,因为那里明明是我们的文明与东西方交流的故地,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所在,你去那里旅行,联想不到这些事,看不懂这些文化符号,将是非常可惜的,就像好不容易吃一次和牛,却剁了做包子馅一样。太煮鹤焚琴了。

所以你若让我推荐一本书,能够让你重新认知那个你其实从未见过的丝绸之路,并在有心重走一边这条古路时,能够有最完美的体验与心灵所得,那我就推荐这本《这才是丝绸之路》,这是一本考证严谨的历史地理专著,但也是一本读来精彩有趣、散落着无数让你耳目一新的知识点的“旅行之书”。

全文完

本文2700字,读书笔记一篇,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多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最早“发现”丝绸之路的,为什么会是德国人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